《用目光倾听》说课稿

时间:2024-07-30 15:38:04
《用目光倾听》说课稿

《用目光倾听》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目光倾听》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用目光倾听》说课稿1

一、说教材

《用目光倾听》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真诚”。本组课文的学习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这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平凡的一句话教导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这首诗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感受、体验,娓娓道来。语言朴实、简洁,没有华丽的辞藻,富有人情味和真实感,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乐于接受。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母爱的伟大和妈妈的教诲,并从中感受到真诚;二是继续学习体会课文中诗歌的要点,积累语言。

二、说课标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阶段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中明确提出: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 为解决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4、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5、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6、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本课的教学中,我加强整合,力求达到课程标准对该年段的要求。

三、说学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述的道理,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

先谈谈学生的阅读心理。教材中的情理有时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是靠语言形式表达的,学生往往难以体会深透。多数学生关注课文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忽视对文本朴素自然的语言的感悟,教师要改变部分学生消极的阅读心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真正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分析:

(1)学生对作者“金波”“真诚”不熟悉,课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也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2)学生曾经学习了的文章《诚实的孩子》,对于理解人与人之间真诚交往有帮助;

(3)本课表现的是社会生活现象,对学生来说不太陌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可以举例学生生活的点滴,帮助理解“真诚”的意义。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五年级的要求和教材编排意图,结合学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倾听、真诚、灿烂、照耀”等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懂得与人交往一定要真诚。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语言,体会诗歌在表达上的方法。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诗歌,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具体可操作,力求体现讲练结合、文道统一,突出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情绪自控、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及友谊观,矫正学生的不良个性倾向和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2、课件、挂图。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自读自悟”“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走向生命的课堂。

结合五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选择了抓本课的关键词、重点句来感悟文章内容和情感。在词语的理解上我采用想象法,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等方法来体会;在品读过程中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问题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这节课,我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电教、讨论、朗读、想象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本课,为完成教学目标,我制定了以下方案:①指导学生运用“读读、想想、议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通过朗读课文,观察投影,展开联想,提高语言表达、思维、朗读的能力,积累规范语言,感受体味作品的语言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读书方法。②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学习朗读技巧,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③学习预习和质疑,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

这篇课文很美,适合学生进行朗读、想象、知识、方法的积累。因此,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根据文本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设计理念来安排本课的教学过程。本文我用两个课时完成。

六、说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问题式、悬念式导入。

上课时,提问学生对自己的五官有多了解呢?

(教师用谈话的方式创设情境,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质疑课题。(通过质疑,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3、分组交流,汇报收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师生正音,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让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请各小组组长说说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把握诗歌的主旨,为学生理解“目光倾听”做铺垫。同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的集体意识。)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理清文章脉络。学生细读课文,说说每节诗的意思

2、指名汇报,教师小结。

第一小节:用妈妈的话阐明“用目光倾听”是什么意思。

第二小节:与别人交流为什么要“用目光倾听”。

第三小节:进一步说明目光的重要性。

第四小节:讲妈妈的话对我的意义:教会我生活。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细细品读,体会诗句平实无华的语言中所蕴含的道理。

如“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真诚的目光胜过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

2、说说自己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通过对文本的再读、精读,结合图文、课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感悟文本朴素自然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感情朗读这首诗,在读中体会作者情感,升华自己的情感。

《新课程标准》倡导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更何况这篇文章文质兼美,是适合学生进行知识、方法的积累。因此我让学生把整篇文章试着背下来,这样对学生内化语言,口语交际打下了基础。

(六)背诵诗歌

1、自由练习

2、指名背诵

3、男女生比赛背诵

4、小组背诵

(通过各种形式的背诵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七)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学生了解到了诗歌的音乐美、结构美、韵律美;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学生懂得要用目光去倾听。学生又大胆质疑:为什么要用目光倾听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去讨论,同学们可以尝试收集资料自己去寻找答案。

作业设计

1、再认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复习课文生字词。

3、仿写诗歌。

让学生动笔写诗歌并把它写在精美的卡片上,这样培养了写作能力,学生感情得以表达与升华。

附板书设计:

用目光倾听

你要望着对方

用真诚的心去倾听

与人交往要真诚。

七、说板书设计

最大的特点是灵活、简洁,根据学生的汇报加以梳理、概括,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中的重点,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同时,充分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在培养学生概括语言的能力。

八、说教学效果

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得了课文,而且体会到了该文本的主题--真诚。

《用目光倾听》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平凡的一句话教导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这首诗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感受、体验,娓娓道来。语言朴实、简洁,没有华丽的辞藻,富有人情味和真实感,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乐于接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与人真诚交流的习惯。

4、美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儿童诗歌的语言之有趣,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三)重点:体会作者怎样紧扣题目,节节深入表达主题;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

(四)难点:掌握作者写作方法,收集生活材料,仿写一首自己的诗歌。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的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用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知道。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在“情趣”中触动学生的心弦,开启学生的心扉,让他们欣然走进诗的意境;从他们的心灵深处引出一股清泉,让纯真的语言化为盎然的诗句洋溢在课堂教学之中。在浓浓的人文情怀中,在音乐、画面、诗歌这融为一体的氛围中,在学生们积极参与的合作、交流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心灵和情感的熏陶而提升。

(二)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

(三)学法:联系实际,自读自悟。

三、教学过程

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一开始,我播放《爱的奉献》这一首歌曲,营造一个浓情氛围,声情并茂,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师抓住歌词“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引入课题,师:真诚的爱,使人间变美好,看今天我们认识的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真诚的爱呢?

2、师范读,在听中有整体感知。

教师琅琅读书,既吸引学生,又让学生在聆听范读的过程中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3、自由读,感知内容。

在学生自由读前,提出自读要求,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

4、美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指导思想下,我把朗读作为这堂课的重点,“新课标”还特别强调“读”的重要性,提倡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法:小组合作形式、边读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小节自读自悟该小节。

1)、以境促读,境中动情。

小组里互相表演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这样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与兴趣,并能让学生学会评价别人,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2)、以说促读,说中激情。

组员之间互相交流自己从诗歌中领悟到的内容。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读自悟,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用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知道。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以演促读,入情入境。

小组派代表,演说自己的看法。在这之前,我出示重点词语“伴随、真诚、倾听、灿烂、千言万语、传送、照耀”这样,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学会如何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内容。这样演说,演说者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也能照顾中下生,让他们在聆听中理解诗歌内容。

4、抓住重点小节(第三小节),加深对中心的理解。

利用幻灯出示第三小节的按课文内容填空的练习,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加深对“与人交往要真诚”这一中心的理解,为下一环节作铺垫。(如何做到用目光倾听,真诚地对待别人的表演。)

5、品读,加深理解。(现场PK大赛)

以比赛的形式,表演朗读全诗。促我班朗读水平的提高。

6、回看板书,小结全诗,特点是作者的写作方法,为仿写诗歌作准备。

7、再放歌曲,移情于现实。

播放歌曲《妈妈的吻》片段,再幻灯出诗歌《妈妈的爱》,让学生触景生情,回想起平日妈妈对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我马上提问:你的妈妈告诉你什么,教会你什么?举一点说说吧!这不单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也为仿写收集材料。

8、仿写诗歌。

让学生动笔写诗歌并把它写在精美的卡片上,这样培养了写作能力,学生感情得以表达与升华。

《《用目光倾听》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